首页 资讯 正文

生态养殖助力鳜鱼变“网红”

体育正文 300 0

生态养殖助力鳜鱼变“网红”

生态养殖助力鳜鱼变“网红”

为深入(shēnrù)落实(luòshí)数字乡村(xiāngcūn)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,进一步(jìnyíbù)扩大(kuòdà)网络助农覆盖面,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,近日,青岛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网信办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商务局、市邮政管理局等部门,共同开展了第二批青岛“网红农品”征集评选活动。经过综合评审,大村鳜鱼凭借其优良品质和生态养殖特色模式成功入选候选名单。 鳜鱼作为我国传统名贵鱼类,不仅肉质细嫩紧实、味道鲜美醇厚,还具有丰富(fēngfù)的营养价值,因此(yīncǐ)深受消费者青睐。然而,传统鳜鱼养殖往往面临水质(shuǐzhì)要求高、病害(bìnghài)风险大、养殖周期长等难题。如今,在大村镇,鳜鱼养殖却采用了全新的模式(móshì),这得益于鲜达陆上生态循环养殖基地的创新实践。 据了解,鲜达(xiāndá)陆上生态循环养殖基地位于大村镇西南庄村,由青岛鲜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。该公司创新性采用“微藻—膜生物反应器”国家专利技术,以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为核心(héxīn),配套(pèitào)建设了生物过滤、集污(jíwū)、增氧等一系列现代化养殖设施,实现了从传统粗放型(cūfàngxíng)养殖向绿色高效循环养殖的转型升级。 “目前园区内设备正在进行全面消杀处理,我们计划下周投放(tóufàng)新鱼苗。”鲜达生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(jīdì)(jīdì)经理张德宝介绍。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,此次鱼苗投放将采取分批投放的(de)方式,每次投放量在2-3万斤(wànjīn),这种灵活的投放方式能够确保基地持续、稳定地向市场供应高品质成品鱼。同时,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、提升产能(chǎnnéng),基地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,预计今年11月份即可竣工。 “鳜鱼对水质要求特别高,我们这套系统采用生物(shēngwù)循环和物理循环相结合的(de)方式,构建起一个闭合(bìhé)的生态循环系统,真正实现了污水零排放。”张德宝告诉记者。 此外(cǐwài),鲜达(xiāndá)陆上生态循环养殖基地的(de)养殖用水全部取自深井地下水,通过(tōngguò)完善的过滤系统,仅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全水循环。其中,持续运转的大滚筒——微滤机,通过高密滤网和沉淀功能,对池水进行24小时不间断高效净化。同时,依托胡春义博士团队研发(yánfā)的专利技术,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鱼粪便和残余饵料经过加工处理后,转化为有机肥料,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得益于这套先进的生态循环系统,养殖全程无需使用任何药物,鱼肉(yúròu)品质完全符合上市(shàngshì)标准,为消费者提供了(le)安全、健康、放心的优质产品。 该项目还实现了显著的(de)经济效益。通过科学规划和(hé)技术创新,基地实现了土地、水资源(shuǐzīyuán)的高效利用,大幅降低了能耗成本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闭环,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。 截至目前,鲜达陆上(lùshàng)生态循环养殖基地已顺利完成两批共计11万余尾鳜鱼苗的投放工作。今年1月,首批6000余斤(yújīn)优质鳜鱼成功上市,凭借出色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。据规划,项目三期全部建成后,基地年产鳜鱼将(jiāng)达到560余万斤,预计(yùjì)产值约(yuē)2.9亿元。 大村鳜鱼此次入选青岛“网红农品(nóngpǐn)”候选名单,不仅是对其(qí)品质的认可,更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。下一步,大村镇将以此为契机,重点加强品牌建设,全方位(quánfāngwèi)提升“大村鳜鱼”市场知名度。同时,积极拓展销售(xiāoshòu)渠道,借助电商平台、直播带货等方式,扩大市场占有率,并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参与,实现共同发展、共同富裕(gòngtóngfùyù),为乡村振兴(zhènxīng)注入强劲动力。 (大众新闻·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梁玉鹏(liángyùpéng))
生态养殖助力鳜鱼变“网红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